俄烏沖突近期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緊張局勢一度使得全球資本市場全線殺跌,而能源類商品價格則進一步上漲,避險情緒升溫下美債、貴金屬等傳統避險資產買盤激增。綜合來看,俄烏局勢惡化將對以下7種大宗商品市場帶來影響:
一是鋁,俄羅斯是鋁生產和出口大國,2021年的產量約為37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6%左右。杰弗瑞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鋁價已經在供應緊張的推動下上漲了15%,接近多年高位,俄烏問題導致的地緣緊張局勢無疑將加劇這一趨勢。
二是石油,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也是“歐佩克+”的重要成員,在俄烏發生軍事沖突之前,國際油價就已經在供需關系緊張和地緣風險溢價的推動下超過了95美元/桶,沖突當日更是在盤中一度超過100美元/桶。有分析認為,在俄烏軍事沖突的助推下,油價將達到120美元/桶。
三是天然氣,俄羅斯是全球主要天然氣生產國之一,約占全球總產量的17%,同時烏克蘭仍是俄羅斯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的主要轉運樞紐,約占其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雖然目前的俄烏沖突并未導致俄羅斯對歐天然氣出口減少,但正推動歐洲氣價快速走高。
四是銅,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俄羅斯2021年生產了92萬噸精煉銅,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5%,主要出口到歐洲和亞洲。銅被稱為后疫情時代的新石油,因為其是能源轉型所必需的的資源之一,一輛電動汽車的銅使用量是傳統燃油汽車的4倍左右。據國際銅業協會估算,電動汽車的崛起將使該領域的銅需求量從2017年的18.5萬噸增至2027年的174萬噸。高盛預計,到2030年,全球銅的需求量將增長約600%,至540萬噸,主要推動因素便是能源轉型。在此背景下,俄烏沖突勢必在短期內繼續推高銅價。
五是鈷,2021年,俄羅斯的鈷產量為7600噸,在全球總產量中的占比超過4%。此前,有分析稱,在2021年因供應緊張上漲超過90%后,2022年的鈷價應該會隨著更多電動汽車生產商轉向磷酸鐵鋰電池而總體持穩。標普全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鑒于鈷的供應瓶頸已經緩解,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太可能對鈷價產生重大影響。
六是糧食,烏克蘭是全球重要的糧食生產和出口國之一,主要通過船運銷往歐洲、亞洲和非洲,隨著俄烏局勢惡化,亞速海、敖德薩等港口運營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烏克蘭的糧食出口。
七是鋼鐵,烏克蘭是歐洲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之一,約占歐洲鋼鐵進口量的10%,安賽樂米塔爾公司在烏克蘭中部城市克里維伊里赫(Kryvyi Rih)的Ferrexpo鋼廠是全球第三大鐵礦球團生產商。烏克蘭的鋼鐵等黑色金屬出口主要通過敖德薩、皮夫登尼、馬里烏波爾等港口。
俄烏沖突使大宗商品市場不確定因素劇增,我們不能喊著別人的烏拉,虧著自己錢,時刻不能放松風險這根弦。
(關鍵字:俄烏局勢 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