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的海外布局正處于兌現過程中。9月27日,格林美發布公告稱,公司印尼青美邦鎳資源項目(以下簡稱“青美邦項目”)一期工程(3萬噸鎳/年)的產線開通儀式于9月26日在印尼中蘇拉威西省大K島的IMIP園區舉行。
格林美表示,這標志公司的海外鎳資源項目正式進入投產運行階段。公司將實施產能爬坡計劃,在3個月內達到設計產能。
海外項目一期竣工
2018年9月29日,格林美披露公告稱,同意公司下屬公司荊門格林美與新展國際、廣東邦普、印度尼西亞IMIP園區、阪和興業簽署《關于建設印尼紅土鎳礦生產電池級鎳化學品(硫酸鎳晶體)(5萬噸鎳/年)項目的合資協議》,各方成立合資公司青美邦QMB,初始投資總額達7億美元。其中,格林美出資7560萬美元,持有合資公司36%的股份。
青美邦項目原計劃在2020年至2021年完成建設。但受疫情影響,2020年3月至12月期間,該項目暫停建設,導致建設進度延長8個月。
據格林美發布的公告,2021年3月份,格林美牽頭重啟青美邦項目建設,先后調集多批工程技術人員前往印尼參與項目建設。今年6月底,項目一期工程竣工。
在青美邦項目一期推進的同時,格林美還計劃擴張項目二期規模。2022年8月15日,格林美公告稱,計劃對原有印尼鎳資源5萬噸/年項目進行優化,在原有基礎設施和場地的基礎上,新增2.3萬噸/年的產能。
提升鎳資源自給率
青美邦項目投產后,有望增強格林美的盈利能力。在項目建設期間,格林美通過股權重組、股權轉讓等方式擴大了對合資公司青美邦QMB的持股比例,目前通過下屬公司累計持股達63%。格林美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青美邦QMB是格林美的控股子公司,業績將會進入格林美合并報表。
根據格林美公告,新增的2.3萬噸鎳/年的項目預計在正常生產年份可實現銷售收入25.06億元,可實現凈利潤6.45億元,投資回收期(繳納所得稅后)為5.89年。
上海鋼聯不銹鋼事業部鎳分析師白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據Mysteel調研了解,如青美邦項目如期順利達產,預計2022年鎳金屬產量將達0.5萬噸,2023年鎳金屬量產量或將達3.3萬噸。
格林美主營動力新能源材料業務,為動力電池企業提供三元前驅體材料。2021年,公司的動力材料三元前驅體出貨量超過91000噸,實現收入94.24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05.39%,銷售規模占總銷售規模約48.83%。鎳資源正是三元前驅體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來,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三元動力電池對鎳資源的需求水漲船高,鎳資源價格也快速上行。上海金屬網數據顯示,自2020年3月下旬以來,金屬鎳平均價已從約9.23萬元/噸的低點一路漲至9月27日的18.68萬元/噸,區間累計漲幅超過100%。
格林美在公告中表示,青美邦項目將幫助公司鎳資源在2025年自給率達到70%以上,2027年后實現100%自給,保障公司2026年前驅體銷量50萬噸遠景目標的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28日,格林美發行的GDR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募資約3.40億美元,其中約50%資金計劃用于支持印尼鎳資源基地的生產運營。
(關鍵字:格林美 鎳 鈷)